炎炎夏日,去冰涼的溪水遊玩是很棒的消暑解方之一,但也常傳出溺水的事故。根據水域救援勤務統計資訊,從2014年到2019年,共有484人因為戲水而發生溺水事故,其中有173人死亡、304人獲救以及7人失蹤。
這些在戲水時發生的溺水事故,究竟在哪些區域較常發生?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事故呢?而會游泳的人是否比較安全嗎?本文以「戲水」當作溺水原因的統計範圍,來觀察2014年至2019年相關事故的發生情形。
上圖是2014年至2019年,每個月戲水意外人數累積圖,從圖表中不難發現,在5月至9月間發生的事故的人數最多。其中7月的累績人數最多達到146人,因為這時正值夏季最熱的時候,所以也是大眾最常出去戲水的時期。
從地區來看,上圖顯示戲水意外發生在近海(海岸線一公里內)的累積人數最多,多達233人,是所有水域事故人數的48.1%。而對看似安全的溪河也不能掉以輕心,戲水意外累積人數也高達176人,佔所有事故人數的36.4%。
而從性別來比較,男女發生意外的人數,有明顯的差異。從下圖中可以很明顯觀察到,在所有年齡層中,男性的人數都遠遠高於女性。
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呢?經濟學家Rachel Croson及Uri Gneezy在2009年所回顧關於「風險偏好的性別差異」相關文獻中提到,男性通常會比女性更喜愛風險,這也許就是男性發生戲水意外的人數高於女性的原因。
從上圖中還能看出,社會人士是發生事故最多的族群,共有220人。而在學生族群中,大專生的戲水意外累積人數最多共74人,或許是因為大專生比其他的學生族群更容易一起出遊戲水,所以發生事故的機率也相對較高。
雖然無法從資料中得知全部戲水意外的民眾是否會游泳,但從可掌握的資料中發現,會游泳發生事故的人數,是不會游泳的兩倍,這表示會游泳的人反而更常在戲水時發生溺水意外,相當令人意外。
在每年都有憾事發生的情況下,我們或許可以透過結伴同行、注意水域是否有危險告示來降低戲水意外發生憾事的機率。但如果要從根本降低發生戲水意外的人數,還是得從對國人的防溺、親水教育開始做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