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國防教育篇~~ 阿國老師告訴您~~臺灣光復節由來


全民國防教育篇~~
阿國老師告訴您~~臺灣光復節由來
今天是「臺灣光復節」,亦為「古寧頭戰役」79週年紀念日,回顧清廷自甲午戰爭失敗,於《馬關條約》中將臺灣、澎湖割讓給日本,臺灣同胞群情激憤,先後發起抗日行動;為救亡圖存,中華民國政府領導全國軍民歷經8年浴血抗戰,最終日本投降,國民政府收復臺灣、澎湖諸島,幾經建設,國人才能享有自由民主與安定生活。
民國34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同年9月9日,何應欽上將在南京接受日本代表呈遞降書;臺灣與澎湖列島於同年10月25日,在臺灣省臺北市公會堂(現為臺北市中山堂)舉行受降儀式,至此宣告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收復臺灣、澎湖諸島。翌年,政府訂定10月25日為「臺灣光復節」,非僅止於紀念戰爭的勝利,更重要的是凸顯和平的重要性,全國人民也應謹記光復節之歷史意義,落實全民國防教育,凝聚防衛國家意識,確保國家安全。
「古寧頭戰役」國軍浴血奮戰3晝夜,重挫共軍銳氣,迫中共暫停渡海侵臺戰略;國軍為國為民犧牲奮鬥的情操,是歷史長河中,亙古不逝的英雄史詩。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,為我們爭取到調養生息空間,使國家整體情勢轉危為安,確立兩岸隔海分治的歷史格局,更為國家日後發展奠定繁榮基石。此後,臺海風雲逾70餘載,更多的國軍前輩投入保衛家園行列,造就今日國家榮景。
抗戰勝利的果實是先賢先烈用鮮血換來,在紀念臺灣光復節同時,國人應珍惜感恩,全體國民亦須謹記歷史意義,強化「全民關注、全民支持、全民參與」的共識,培育愛國信念,共同為捍衛家園貢獻心力。
資料來源:國防部、青年日報
教育部高屏東區資源中心與您一起挺國防!!
